天天治脑梗的医生,自己也得了脑梗!他说一个原因被很多人忽略了
当一位救治无数脑梗患者的天天专家,自己也脑梗了……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轶,治脑自己最近在视频中分享:“今年我45岁,医生也得原因东方市某某医疗设备服务中心最近我也脑梗了。脑梗”
李轶医生晒出了他的被多磁共振报告,显示确诊为“双侧额叶及放射冠区腔隙性梗塞灶”。人忽俗称“腔梗”,天天属于脑梗死的治脑自己一种。
脑梗死,医生也得原因也称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是被多因为脑血管被堵住了,导致脑组织缺血、人忽缺氧,天天最终坏死。治脑自己而腔隙性梗死灶,医生也得原因与我们平时理解的“脑梗死”不同,是大脑中的小血管堵住了。
李轶医生在视频科普中打了个比方——
● 常说的“脑梗”就好比是一块土地上的主干河流堵住了,病人会出现偏瘫、东方市某某医疗设备服务中心失语等症状;
●而“腔梗”就好比是田间的小水沟堵住了,很多人是没有症状的。
目前,他属于无症状,所以还不需要进行治疗。①②
脑卒中呈年轻化趋势,
医生提醒:别过劳,要改善生活习惯
一般年龄55岁后,脑卒中的风险逐年上升③,但如今在医院,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已屡见不鲜。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指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同时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④
脑梗(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狭窄、抽烟喝酒、肥胖、过劳等。
李轶医生表示,别的因素他都没有,就是符合一项“过劳”!
他曾因过度疲劳引发间歇性失聪,也经常半夜被叫去医院做急诊手术。他感叹“干我们这行,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去坚撑。”
遇到就诊的患者,当发现对方过劳时,他也会提醒:“养家糊口不容易,也要重视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你赚多少钱,最后身体垮了,这一切都是0……”
“上海卒中救治专家李轶主任”截图
此外,李轶医生表示,近年来,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这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李轶医生曾经遇到过一位34岁的男性患者,得了脑卒中之后依旧不愿意戒烟,说“不喝酒了,烟戒不掉”。
“上海卒中救治专家李轶主任”截图
他还曾提到过,有两个孩子因为沉迷打游戏,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最终发生脑卒中。其中一个孩子才16岁,送到医院时已经半边身体瘫痪了。
可见,年轻不再是脑卒中的“豁免牌”。无论任何年龄性别,都要善待自己的身体,别轻易挑战它的极限。
李轶医生也提醒: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通过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及改善生活习惯,可以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①②
脑卒中的“三大帮凶”,
这些习惯你可能也有
脑梗(脑卒中)的发生并非偶然,背后往往藏着三大“推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医师陆艳蒙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总结为:
1.慢性疾病
很多中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却不自知,没有定期体检、确诊后也不按时服药,病情得不到控制,大大增加脑梗风险。
2.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高油盐饮食、经常抽烟酗酒、缺乏身体活动和肥胖,都是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3.长期压力大
精神压力如焦虑、抑郁和沮丧,可能会削弱机体免疫力、增加炎症反应,从而增加脑梗的风险。⑤
AI 生成图
这4个脑卒中前兆,
别等偏瘫才后悔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毛之奇2022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脑梗死轻者可以表现为偏侧肢体麻木、无力或者是瘫痪、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甚至言语不能、眩晕、头痛、视物模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严重的也可以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出现以下这4个前兆,要及时就医!
1. 疲倦想睡觉
有时候打哈欠有可能是因为脑部缺氧了。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情况下打哈欠,这是身体氧气不足的表现。但如果一个正常人平时常常打哈欠,更有可能是因为动脉阻塞导致大脑缺血的表现。
2. 视力突然下降
视力突然下降,往往症状为眼前一片漆黑、视力变得模糊,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正常。除了眼部可能存在病变之外,更应该警惕是脑梗的前兆。
因为脑部缺血,影响了视网膜,才会出现视力下降。血管突然不能供血供氧给视网膜,人的眼睛自然突然一片漆黑。慢慢通了之后,从模糊变成正常。
3. 头晕、头痛、呕吐
头部不适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脑部血液或氧气不足所导致的。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比较多的头晕、头痛,或者是持续性头痛、伴有恶心想吐的情况,一定要重视。
4. 四肢麻木或不灵活
当出现拿着的物体突然不受控制从手中滑落,或无力或麻木,很大程度都是因为脑部的问题。不明原因的晕倒或者跌倒,是因为脑部暂时无力“控制”四肢所发生的。大脑缺血缺氧会影响四肢的运动,所以当出现四肢麻木或者是身体不灵活的情况下,要注意脑梗的风险。⑥
健康时报资料图
当然,快速判别脑梗还有个简单方法——“中风 120”
“1”:看1张脸,是否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时是否单侧无力;
“0”:“聆”听语言,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若符合上述任何一条,务必立刻拨打120,送往具备救治能力的专业医院,千万别错过救命的黄金时间窗(3至4.5小时)。⑦
长按识别二维
精选
文章
本文综合自:
①上海卒中救治专家李轶主任
②2025-08-23新民晚报·侬好上海《啊?上海九院脑梗专家,自己也脑梗了!他怎么说?→》
③2025-07-01健康安徽《正确认识脑梗死:为什么会得脑梗死?该如何预防呢?》
④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⑤2024-12-23邵逸夫医院《它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第一大原因! 做好几点可预防》
⑥2022-09-03 人民日报健康号“神经外科毛之奇主任” 《不能忽视的,4个脑梗前兆症状》
⑦2025-05-25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盯上”年轻人,“120口诀”识别突发中风》
编辑:任璇
审核:鲁洋
(责任编辑:休闲)
-
这种国民鱼一直被低估!高蛋白、低脂肪,DHA含量可与三文鱼媲美
这种国民鱼一直被低估!高蛋白、低脂肪,DHA含量可与三文鱼媲美2025-09-26 19:16:43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详细]
-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当草木上莹莹的露水透着几分寒意,菊花渐渐黄艳夺目,伴随着片片飘落的树叶,寒露来到我们身边。 ...[详细]
-
iPhone SE4渲染图 类似iPhone 14没有灵动岛
iPhone SE4 CAD渲染图遭曝,该机的整体框架与iPhone 14十分类似,升级幅度非常巨大。外媒表示,苹果在高端市场的销量受到巨大冲击,因此在平价市场发力,可能就是苹果新的增长点。iPhon ...[详细]
-
[#7分钟带你重温叶嘉莹的人生故事#]#她倾尽一生只做一件事#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4日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是北京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 ...[详细]
-
25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正在建设第四艘航母,且为核动力航母,请问发言人能否证实?对此,张晓刚回应称:“我不掌握你说的具体情况。需要强调的是,我 ...[详细]
-
...[详细]
-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近年来,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社交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 ...[详细]
-
作者: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蒋静肿瘤热疗Hyperthermia)是一种利用热量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升高肿瘤组织温度来增强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旨在提高癌症治 ...[详细]
-
看上去,美国与俄罗斯在印度、巴西问题上争风吃醋。 文 | 海上客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刚在第80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环节称,支持巴西、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就放言, ...[详细]
-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金秋时节,肉质细嫩、滋味鲜美的螃蟹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买螃蟹时,很多人担心买到死螃蟹,对冰鲜螃蟹也不太放心。死后的螃蟹还能吃吗?如何选购螃蟹?吃螃蟹要注意些什么? ...[详细]